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两百零五章 不累心(2/3)

反而要比以前更低调。

同时章越也明白,名气这东西是身外之物,最要紧还是在于自身的才华学识。

没有才华学识支撑的名气,就算不会消散去,也是华而不实。若是不作文抄公,章越自己写的诗赋文章还配不上如今的名气。

故而要比以往更低调,更是勤奋才是。

所幸至太学两年来,章越诗赋文章有李觏,陈襄及众师长的教导长进不小,平日同窗间也是相互切磋,你追我赶。

临近解试,自也是不免三更灯火五更鸡。

如今天虽寒,但章越等同斋都是卯正即起。

其实也不需看什么闹钟,只要斋里有一个人起了,去打水洗脸稍发出声响,其余躺在床榻上同窗们即会忍不住各自起身。

同窗大多起身后,章越会多睡一阵,但终归还是有一等紧张感,再如何也是睡得不香了。章越每日起床打水洗脸,拿些吴家送来的茉莉花茶,泡上一大缸香茶,迎着晨曦开始晨读。

若没有崇化堂的大课或是考试,章越则与同斋们抵至炉亭读书。至上元节后,同斋学生去得是一日比一日早,原先炉亭里还有空位,不少人会选择在斋舍里读书。

但上元后,炉亭里会坐得满满当当,去迟了连座都没了。每当这时一等压力也是油然而生,尽管看着旁人读书有压力,但大家仍会来此。

至于平日同窗读书也各不相同,大凡看你读的,我也是要读的。

读书也不是干读,大多人都会在书旁备好笔墨。

好比诗赋,你能多知些你知别人不知的生僻典故,然后化用至诗赋中,总是能令考官能高看你一眼的。于此大学生都有诗袋集句,平日从读得书中摘抄好字好句及旁人不熟悉的典故,作为将来科场上用。

除了太学考试之外,斋中也有相互比试。

比如统一命题,以某某韵某某物作诗作赋。

你看一旁同斋一下子写了五六首诗赋来,而你笔下唯有两行,那是作何心情?

至于写好后,众人也会相互评论整饬字句章法,声律。一群人相互讨论,唯独自己插不上嘴,又是何等感受。

一首诗赋以写得有张有弛,曲折回环为上。

故而以诗赋取士虽有积病,还是很方便旁人一眼判断出好坏来,以作高低上下之分。

你看着别人文法结构处处在你之上,想着解试时考官看到你们二人文章,最后考官心中会意属于谁?

至于朔望日也不清闲。

以往太学们朔望日都是去哪里交游踏青,去哪里泡澡喝茶,再或者组团去青楼刷副本。

但上元之后,平日相互说的,都是我今日去拜会哪位了,去他那边请他看文章。

或者又是去哪里请益学问。

这时想出门的人也没了心情,众人都自觉地在炉亭里读书,但到了炉亭又发觉众人与你想得一样早已坐满了人。

这时谁有心情去玩。

另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各斋的斋长斋谕,学正学谕的身份,虽说平日一堆杂事,但对于国子监解试还是有利三分的。当然这些只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任何人都不会拿出来明说的。

为得就是在解试中略微增加少数脱颖而出的机会,太学生们也都是各施手段。

国子监解试有六百解额,太学生们及广文馆生将来都是竞争对手,哪怕平日再好的同窗都有上下之心。

不过斋舍里倒有一人例外,那即是黄履。

章越再忙都保持着昼寝的习惯,每日都要午睡一个多时辰。

至于黄履则是如旧,旁人在炉亭里读书,他在斋舍里。

别人三更灯火五更鸡,他该几点睡就几点睡,该几点起就几点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