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八百四十七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2/2)

渣当是朝廷所有的,不过既丢弃一旁,即不归朝廷所有。至于给前一个乡民,他毕竟将卤渣堆在一处,另一人则道,这卤渣堆的地方即是公家的地方,即归所有人所有。”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

“臣之属下问臣,臣不好断之,今日请问陛下如何断之?”

官家想了想笑着道:“这倒似有一个意思的桉子,但既是前一个乡民将卤渣堆在一处,朕判给他便是。”

章越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所见略同。孔子以微言大义治春秋,一个桉子如何判,亦关乎民心。”

“古语有云,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一片无主荒田,即经过耕种,便为耕种者所有,此乃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若朝廷不保护垦荒百姓之利,则无人垦荒。”

“朝廷之所以变法是因天下没有无主之地,其中多为权贵巧立名目霸占而来,故而设法破之这些兼并家之利,可对于百姓通过以勤劳而得土地,则应予以法护之。”

“否则人人都生偷窥他人财产之心。为何孟子云,有恒产者有恒心。百姓若无恒心,那么又恢复了五代时之乱局。”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盗窃抢劫的成本高,还是生产劳动的成本高。

乱世时人不如狗,你辛辛苦苦劳动一年的财富,最后全被军阀抢走。

这样没人想着劳动,就想着去作军阀抢别人的。

而治世时,犯罪成本高,所以百姓才会安心想着通过劳动来实现财富增加。

官家听了章越之言深以为然道:“章卿所言,说到朕的心坎里了。如今流民遍地,盗贼蜂起,这是朕的过失。”

官家听得清楚,章越所说三件事,都说一个朦胧大概,却没有具体清晰的步骤。

官家道:“朕这一次召卿回京,就是要委以重任,将国事托付给卿的。”

章越道:“臣……”

官家道:“你不必说什么推托之词,两位太后也非常赏识你,而且当初仁宗皇帝与太后言过,你的宰相之才,是他留待后代子孙用之的。”

“仁宗皇帝识人之明,无人过之,朕也是一向拿你以股肱待之,即使如此,你便勉为其难为一任宰执,委屈你辛劳再三,来替朕来匡扶这天下如何?”

官家说得言辞非常恳切,也是将章越惊呆。

宰执之位,人臣之所望,哪个皇帝不是拿来作为恩赏的,但在官家口中就是委屈你出山来帮朕一下,好不好?

s:这两则故事借鉴自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