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二大十六章 一些大义(4/4)

要能够不拖后腿,已经是在做贡献了。

而这,并不难做到。

不闹事就可以了嘛。

但是,真的那么容易吗?

要知道,这个世上,做好事不容易,把困难的事情做好更不容易,最容易的就是搞事了。

做好事难,做坏事还不容易吗?

这里搞搞,那里搞搞,反正是一点规矩也不讲的,只要境内够乱,他们也就达到目的了。

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甚至并不是要大晋境内乱套,秩序趋于崩溃,他们只是想给王谧拖后腿,让他无暇北伐。

毕竟,如果大晋境内乱了套,就算王谧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再专注北伐之战,只能分兵回援,现在大军还没有抵达预设的攻击地点,说不定会连夜全都拉回来呢!

只要能够把北伐搅合了,他们才不管哪里乱套,哪里的百姓又会流离失所呢!

你看,这就是大晋朝的宝藏大将军们。

相比外敌,他们更加痛恨夺取权力的内忧,即便是王谧并没有把兵锋指向他们,甚至连部队都没有调动他们的那一份,只是和荆州部联合而已。

但是,他们也依然不服,就是认为你王谧是侵占了我们的权力,我们不行,你也不能行!

虽然我们谁也不能把司马家赶下来,但是,你却不能上去,这就是他们的中心思想。

天下岂有这样的人?

宁可不利己也要损人,放这首北方大好的形势不去进取,却要让自家的境内乱套。

王恭的用意,郗恢也清楚了。

他虽然心中还是不满,怒气却也消减了不少。

先辈们的想法,这确实是一个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提起的话题了,不是他们忘记了,而是他们刻意回避。

在朝为官的诸位大臣们,每一个的籍贯还都是带着以往北方发迹时候的祖地。

只要这个自称不改变,他们就不会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不敢忘记,谁要是忘记了这个,还怎么出去吹牛?

他们只是刻意回避,不去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在大晋的朝堂上喊一句,跟着我一起收复中原,相信没有哪个人会说不行。

会不热烈响应,但是,真的能够去这样做的,就没有几个了。

想当年,真心想要进取中原的,也就是第一批南渡的那些将领,他们生在中原,长在中原,根在中原,他们无法忘记故土,于是拼命的征战,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赶走异族,重回中原。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