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七章:求雨(2/4)

这会儿正通过电脑在往上发表意见呢,可是说着说着,她自己就觉得不对劲了,于是便喊来大辫子室友:“大聪明,快过来看看,哪里出问题了?”

西北学院和以往其他大学不同,其他大学录取分数线,基本上是一样的。

所以,招录的学生,同一个省的学习能力,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而西北学院,有七成是通过高考录取的,还有三成,是自主招生录取的。

这是一开始的打算。

后来,通过虚界自主招生,发现人才太多,彼此间的比例,就变成了五比五了。

准确的说,如果去除农学院,那么高考和自主招生的录取比例是七比三,如果加上农学院,那么高考和自主招生的比例就变成了五比五。

所以,农学院之中,考生的分数差距是比较大的。像王玲,她自己的高考分数,也就是个普通一本,上二一一都够呛。

而她的室友,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学霸,虽然上不了清北,但放在过去,那也能上全国第三的学校。

至于全国第三到底是谁,有多少所,起码也有七八十来所大学号称自己是全国第三。

不过,王玲虽然成绩不行,但却足够能吃苦,韧性够强。当初的农学院自主招生,她一路坚持到了第六天晚上,所以,她羡慕舍友的学习能力,舍友羡慕她的坚持能力。

学霸室友瞅了瞅她的发言内容,最后忍不住笑了笑:“多正常呢?你怕是不知道,咱大夏最近半年来到底印了多少钱吧?”

“我告诉你,根据官方公布,从灵气复苏到现在,大夏已经印刷了二百多万亿货币。之前是二百多万亿,这半年又印了二百多万亿,现在都快五百万亿了。”

听道五百万亿这个数字,王玲忍不住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咱大夏一共也就才十四亿老百姓,五百万亿的货币总量,平分一下,岂不是人人都能有三四十万?不过,这么一听,好像确实也不多的样子。”

看着王玲一脸迷糊的模样,学霸室友忍不住叹息一声,详细的解释道:“这不是很正常?”

“清朝的时候,整个朝廷一年总收入,一开始也就才几千万两银子。可是,到了清朝末年,海关被国外接管,大量国外先进技术流入国内的时候,一年总收入就轻松上亿了,当然,当时也确实民不聊生就是了。”

“然后,等到满清灭亡,袁世凯发行袁大头的时候,一个袁大头相当于半两银子。可是当时间来到二十年后,南京政府一年的花销就有六亿元、七亿元,折合成银两,那也是三四亿两了。”

“而等到我国正式成立之后,收入就更是暴增,货币总量也随之暴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万元户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首富,在县里都能横着走。”

“现在呢?哪个县的首富没有一个小目标的总资产?如果是南方发达地区,说不定一个县的首富,都能有好几十个小目标!”

“你说说,短短四十年,货币总量变成了原来的多少倍?一百倍?一千倍?也没看你民不聊生啊!”

“如今也是一个道理!”

“灵气复苏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比过去三次工业革命加在一起还要多的多!”

“所以,别说半年印了二百多万亿,你就算剩下半年印了两千多万亿,我都不奇怪!”

“你想想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想想我们现在的生产力吧,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浮空城也即将升空、整个大西北都在改造,过去的时候,弄个四万亿搞大基建大家伙儿就震惊的不得了,可整个大西北的改造,就算是投入四百万亿,也不嫌多啊!”

“还有咱们的西交所,成立以来,所吸收的绿纸、英镑、法郎等国外货币,加在一起,折合成人民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