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29章 需要时间(2/3)

,朱四更责问户部和总督仓场之官员,让他们想办法筹措。

“朱浩,你是不知道,他们可会插科打诨了,朝会上官话那是一套接着一套,朕问他们有什么办法,他们就说尽量,说什么等盐课、夏粮收上来才好绸缪,还说什么已着令南户部抽调钱粮……这不扯淡吗?分明是在给朕打马虎眼呢。”

当皇帝的,包括被世人称颂如弘治帝朱祐樘,面对朝廷乱象时,很多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朱四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很想做出成绩,再加上身边有朱浩耳濡目染,让他有一股责任心想带领大明走向繁荣富强,因此最听不得那些官话套话,他要那些官员做出成绩,但官员都是搞政治的,平时能做点事就算不错了,官僚从来都不是为解决问题而生。

朱浩道:“应付了事,或者说应付陛下,本就是他们的职责,陛下能指望他们做出什么实绩来?”

朱四不解地问道:“他们不应该为大明鞠躬尽瘁吗?”

“呵呵。”

朱浩笑道,“话是这么说,但陛下设身处地想想,若是朝廷府库的确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换陛下遭遇上面催促,会怎么办?”

朱四懊恼道:“总不能不想办法,而光想如何应付上面吧?”

朱浩却面带促狭笑容地点了点头。

“怎会这样呢?”

朱四还是不理解。

少年人有一股纯真的理想,总觉得一切事情都该以最正确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想着敷衍和推诿。

朱浩道:“问题是地方上产生的,地方官员自己想不出应对办法,就把问题抛给朝廷,也就到了陛下这里,陛下要想办法解决,就会委托朝中大臣,大臣无所作为,便敷衍陛下……其实最不关心事情成败的,往往就是这些大臣。”

“何解?”

朱四问道。

朱浩叹道:“下面的人,地方出事会直接威胁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会竭尽全力解决但没办法。陛下为了江山稳固,也会着手解决问题……只有那些不上不下的官员,问题是否解决无关乎他们的利益……

“人都是自私的,如果说朝中大臣人人都在东南海边有自己的田地,那他们办事效率就会比现在高很多……正是事不临头,都想着怎么草草应付了事。”

朱四又被活生生上了一堂课。

张佐凑过来问道:“那朱先生,就没办法解决吗?”

朱浩道:“一两年内,想有个进展很难,杨阁老为了保证朝廷稳定,甚至在我们筹措出十几万两银子时,都能直接予以否决,便足以说明文臣并不在意解决问题,而在于维持所谓的平衡。在这前提下,能保证东南海防不出大事,就是好的了……”

“唉!”

朱四叹道,“那就是说,姓杨的在朝一日,朕就别想做出点事吧?”

朱浩笑道:“陛下别着急,能维持朝堂稳定就算不错了,换个角度想……如此陛下还更省心省力。其实这次开矿,我们已能筹措一些钱粮,但不能拿到明面上……我的想法,一来是增加矿场,尤其是铁矿矿场,二就是前往渤海沿岸的天然优良海港,建造船厂,以此来修造可增强海防的战船。”

“那……很贵吧?”朱四道。

“嗯。”

朱浩点头,“我算计过,船厂修造,前期投入就得超过十万两,以后每造一艘合格的战船,都需要一千两银子左右。造小的船只,根本没法应付大型海战……总之,还是需要时间啊。”

朱四目光坚定:“那就赶紧,若等日后再造,还是要用一样的时间,而现在开始,说不一定到时候战船都在海上航行了。这件事……还是由唐先生负责吗?”

“是。”

朱浩很直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