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56章 成长(2/3)

的军功,是不是给赏个什么……您看弟弟家里……」

现在对张延龄来说,军功有了。

但身外之物,比如说钱财,好像少了点。

朝廷没说赏赐给他黄金万两,总觉得美中不足。

张太后没好气道:「你们兄弟为何总这样?每次入宫,非要从我这里撺掇点东西回去是吧?」

「没有啊,姐,你误会我了,我是想让陛下给赏赐。」张延龄急忙解释。

以往他不会解释。

伸手跟姐姐讨要,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再说了,姐姐是太后,经历两代皇帝,乃风光无限、大明天下绝对的女主人,那必然富有四海,跟你要点东西怎么了?

但现在张延龄也学会要脸了。

张太后道:「陛下给你军职,就是让你有机会好好做事,你把事做好了,自然会有人往你手里孝敬。姐姐这几年手头也不宽裕,以后姐姐还指望你们俩往宫里送点儿……」

张延龄撇撇嘴:「姐姐乃是太后,怎么还跟兄弟哭上穷了?」

张太后没好气地道:「这两年,朝廷对内府把控很严,听御用监和内官监的人说,去年朝廷调拨给内府的,比从内府支走的银子都多……这皇宫上下也因为西北之事节衣缩食,你以为守着这偌大的皇宫,就是聚宝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啊?竟然是这样?那内府都没银子了,银子哪儿去了?不是说户部的人也在哭穷吗?」

张延龄一脸认真问询。

张太后对弟弟简直是刮目相看,好奇地问道:「你去了一趟西北,连这个都知道了?」

张延龄想了想,好像平时跟蒋轮,或是张永、唐寅那些人谈事情时,他们都这么说,自己不过是潜移默化,听了一耳朵回来,之前也没往心里去。

朝廷缺钱缺粮,那是秘密吗?

张太后道:「此等事,哀家身在内宫,不该问也没法问,以后你到了五军都督府,好好做事就行。看你平安无事归来,姐姐也就放心,早点回府吧。」

「好,那我以后赚了银子,就给姐姐送来……」

张延龄这会儿还真体现出孝顺的样子。

惹得张太后甚是高兴。

即便张太后手头的确不宽裕,还是让人拿了方木匣出来,里面有一些金银首饰,一并交给弟弟。

似乎就是奖励张延龄先前说的那番话。

……

……

皇宫内的开销,的确比正德时减少许多。

一来是杨廷和为首的文官,对皇宫体系的盘剥,让朱四时刻记住节俭这件事……再就是张太后不是朱四的生母,就算朱四手里有钱,也不会往这个曾经算计过兴王府,甚至暗地里要他命的人手里送钱。

朱四理直气壮。

朝廷没给钱,朕拿什么给你?

张太后从朱四登基后,家底也快散干净了,弟弟来盘剥一点,内外打赏也需要银子,有时添置新衣服,都要自掏腰包……也是没办法,谁让过继子那边日子也不好过呢?

在张太后的视角,皇宫现在过苦日子,是因为杨廷和对内府的严格把控。

张太后问过管事太监,账上的确没银子,皇帝那边小日子过得也不咋地,吃穿什么的都是能省则省。

对张太后这样一个只顾着小家生活的女人来说,就这还能对你杨廷和言听计从?

先前杨廷和几次想在西北军政,及皇帝日常勤勉克己等事上,希望张太后出手相助,张太后都置之不理,便有这方面的原因。

你不让我有好日子过,还想让我帮你做事,世间哪有这等好事?

反倒是过继子,把自己那不争气的二弟给培养「成材」,那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