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三十一章 能上能下好六子(大结局)(3/3)



老李大概理解了六子的做法,这是六子拿自己打个样告诉帝国的官员们,为官须能上能下才行,只能上不能下那国家将来就要乱套了。

不久前京师的确发生了政变,也的确是老阿和栓柱、王福他们发起的。

但政变的原因是老阿他们不满皇帝陛下还要搞运动,说什么现在去宁古塔学习的官员还是太少,应该再送全国至少一半的官员去学习。

这让老阿他们觉得皇上这是要疯,这般搞法,朝廷怕是又要停摆。

直到宫中传出皇上准备将太上皇也送去学习,老阿和栓柱他们不得不给皇上刹刹车了。

王福和祖应元等一干军方大老联合进宫,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皇上抬出宫了。

从头到尾皇帝本人没有挣扎,也下令卫队不许反抗。

任由阿思哈、栓柱、王福、祖应元四人将他从乾清宫抬到午门。

政变官员先是在圆明园同皇上谈了两天心,达成初步协议后便送皇上来宁古塔了。

皇帝离京时,参与政变的官员是眼含热泪送皇帝上路的,更是组织沿途军民欢送。

原因是皇帝答应去宁古塔学习几个月,明年再回来继续担任皇帝这一职务。

在此基础上,政变官员同意皇帝的系列官员监察、任期、惩戒等制度以律法形式出炉,以及皇帝做出的国家未来十年工业、商业、军事、外交等系列政策的全方位推进。

最重要的是政变官员同意今年年底前正式诏告天下,颁布《中华帝国宪令》,从根本上确定国家体制为君主立宪制。

宪令早在八年前就已经成稿,但却一直没能获得议院通过。

这回终于获得朝堂一致认可,不得不说是贾六政治生涯的一次胜利。

虽然这是他以出家当和尚威胁臣子们通过的。

但不管怎么说,贾六还是用他的办法达成了目的。

所以这次来宁古塔,他也是真心高兴的。

为什么非要来宁古塔呢?

除了学习自己的着作外,其实就是想跟老臣们聚一聚。

随着年龄增长,贾六难免也会旧情复发。

老臣们觉悟高一些的话,他也不是不可以启复他们的。

“宁高学”现在是静止的画面。

只有一个移动的人影。

那就是提桶入住特001号房间的贾六,当他踏入房间并打开窗户那一刻,宁古塔的天也终于大亮了。

全书完。

............

六子的故事本身就是欢乐的故事,而欢乐集中在六子发迹前,也就是当上皇帝以前,这段经历戏剧性十足,我写得也应该十分有趣。

然而当六子当上皇帝后再继续欢乐向文风就有点别扭,所以本书实在是不能再往下写,俗套的治国理政看着枯燥,有些东西写着又很危险。

故而,故事在这里收尾吧,再写下去真的就是裹脚布又臭又长了。

不管诸位是否意犹未尽,六子都给诸位带来了一年多的欢乐,这一点诸位应该承认吧。

因为,我写的时候都会发笑。

作者都会发笑的剧情以及人物,那肯定是好故事。

新书拟定描绘顺军余部在夔东坚持抗清的故事,文风整体应当为写实的,这也是骨头一直坚持的创作风格。

那么,新书应当在七月中旬发布。

最后,感谢诸君对六子的支持,也对骨头本人的支持,希望诸君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无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