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11章 恳请官家赐名(2/3)

这些天他娘子一共扑买了十七家石炭场,而宝贝儿子也拿下了8家炭场。

见皇帝的脸色冷了下来,立即道,“陛下,朝廷每年给所有官员发的木炭和柴禾补贴,一年的花费超过55万贯。今后可以用炭饼代替,每年大约能省下约40万贯。

盐铁司去年采购柴禾的费用为万贯,其中三分之一可以用炭饼代替,一年可节约15万贯左右,还有兵器作坊....”

不提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皇帝的心思立即飞到各大耗炭大户身上了,至于齐国公买了多少石炭场子的事,不就几十万贯而已,一不偷二不抢的。

自己吃肉,总要给人家喝点汤吧,否则以后还有哪个臣子会替他和大宋卖命。

赵祯脑子飞速转动.....用炭的大户还有将作监,自己皇宫...差点忘了超级大户五大钱监....心算一阵,估摸着朝廷一年能省下两百多万贯的花费,而一年的碳税才十几万...

赵祯随即拍板,取消石炭税,另下旨太府寺,在全国各地增开石炭场,数量吗...越多越好。

“恭喜陛下,有了此物大宋军民再无寒冬之苦。”

“恭喜陛下,我大宋能有此物,此皆陛下之功也。”

“恭喜官家.....”

见有人抢了他的台词,齐国公有些懊悔,突然想起儿子的叮嘱,忙深深一礼,

安装最新版。】

“陛下,此火炉还未取名,恳请官家赐名!”

皇帝微微点头,正有这个念头.....让内侍搬上书桉,准备好笔墨纸砚,挥笔在纸上写下‘平安炉’。

放下毛笔,看了下纸上的三个字,皇帝略微有些遗憾,有些不在状态。

随即示意内侍,把字送给齐国公。

手捧‘平安炉’的齐国公,见官家就这么拍拍g走了,再看了看手上的纸片,有些傻眼。

解了整个京城...大宋冬季的取暖问题,每年还帮朝廷省下百万贯的开销,一张薄纸片就打发了?

丹书铁券或者免死金牌不敢想,可升一级官这是最起码的....

正愣神时,突然从后殿走出一人,拉住他的胳膊,“齐国公,陛下召见。”

说话之人,正是皇帝的大总管梁大官,齐国公忙问,“大官,可知陛下找我是为何事?”

转到一处僻静小路上后,见前后左右都无人,他顺手塞了一个玉牌当做孝敬。

梁大官的大拇指蹭了两下玉牌,就估摸出了是个好东西,便小声提醒了一句,“应该是好事,国公爷记得长话短说。”

齐国公心里有了底,9成是奖励的事情。

进了垂拱殿,刚行了一礼,腰还没伸直,官家就开口问他想要什么奖励。

两人关系虽然不错,但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开口,说不定皇帝只是随口一问,真要当真了....自是谦虚一番后出言婉拒了。

“要是我没记错,敬德这个盐铁使做了快十年了吧?”

齐国公心里大喜,皇帝这么问,意思不言而喻了,妥妥的升官前奏,强忍着激动道:“到下个月,就整整十年了。”突然想起什么,齐国公后悔的拍了下脑袋,随即从袖口里掏出一个小册子,递给了一旁的梁大官,“陛下,册子里是煤炉子的图纸和炭饼的配方。”

赵祯从梁大官手里拿过小册子,翻了翻,发现两样东西的制作工艺都很简单,彷制起来也花不了什么时间,但能主动上缴,还是让他很高兴,“敬德,这两样好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