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四章 洪巢求道,释迦取经(3/4)

乘之法,指自行悟解的道理,参悟的玄妙。

大乘之法,则是万法通达,一切不染不执,远离一切法相,无一法可得,无论什么道理在大乘之中,都能来去无碍、自在,都可以用大乘之法去讲述。

不过,这并非他标新立异之处。

毕竟,这种论调,在百家争鸣之中,多不可数。

此人论调新奇在于,他教人悟道之前,先教人受苦。

他每次都会选天气最恶劣之日,不是烈日高悬,就是狂风暴雨,而他踏上讲台,都会在楼梯上撒上钉子,身上扛着火盆。

而他历尽千辛万苦登上讲台之后,一切还没结束。

他会三日不喝,七日不食,受尽苦难之后,再开始为台下学子讲学。

开口第一句便是,人间是炼狱,熔炉,苦海,充满了无尽的苦难,只有度过苦海,才能到达彼岸。

今日,是此人第四次讲学。

这一次,他依旧按照往日的习惯,登上了邑下学宫的讲台,饿了七天之后,睁开双眼,看着台下依旧坐满的听讲人,脸上露出悲悯和欣慰。

他开口说道:“诸位知音诤友,能再次看到诸位容颜,释迦着实欣慰。没想到,时隔多日,坐下容颜竟然只有两成换了新人。”

“可叹可叹,还有八成之人,愿意再来与我一起探讨三乘大法。”

台下。

三千读书人才有资格做的蒲团,已经坐满。

蒲团之外,足以容纳数万人的邑下学场,也已站满了冀州的人族。

这些人,基本都是乡学的学子。

他们刚刚出师,甚至刚刚入学,这种百家争鸣的场面对他们而言,吸引力比坊间的小娘子还要大。

毕竟,好男儿志在悟道,此乃天地至理。

释迦坐在三丈讲台之上,声音似有某种力量,哪怕隔着数百丈也清晰可闻,即便身在讲台之下,也不觉得声音震耳。

无论在何处,听到得声音竟是一样。

“这位释夫子,当真七日未曾吃食?”

“是的,我亲眼所见。这一次,他连水都没喝。”

“七日不吃不喝,声音竟然还是如此铿锵有力,不愧是悟道者。”

“他不是悟道者,只是一位读书人罢了。”

“这怎么可能?只是普通的读书人,竟能七日不食人间烟火,却依然肢体宛然,声气朗畅……”

“不错,按照他的说法,他能控制自己的肉身,进入一种玄妙的状态。”

听学之人议论纷纷,他们对这种标新立异者最为好奇,尤其是标新立异还能好好活着连讲四次的读书人,十分的少见。

释迦双手合十对台下施礼之后便开始讲学,种种奇闻异事,从他口中缓缓讲出,每一件事讲完之后,都带着某种思索和道理。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在宣扬苦难。

半日之后。

讲学结束。

这是邑下论道的规矩。

无论读书人讲的道理怎么样,既然上去了,既然有话说,就要给他半日的时间。

半日之后,无论有没有讲完,都会开始进入论道的阶段。

释迦最后一句话说完之后,对着听讲人道了声谢,便闭目不言。

他知道,按照前几次的讲学经验,接下来等待他的是狂风暴雨一般的质问。

邑下论道,最初风头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讲学人,而是台下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