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血刀秘笈(4k)(2/4)

……

赵青到达荆州大牢的时候,外边数十名官兵横尸在地,小巷中到处都是流淌着的鲜血与残肢断臂。

这么多官兵都被人杀完了?这是哪伙势力做的?这么凶残?

她走近看了看死者所受的伤势,发现都是弯刀所留,且刀的大小不一,显是有多人出手。

说起来,能杀死数十名官兵的人并不算少,任何一名一流高手都可以做到。但能做到,与敢于去做是两回事,朝廷毕竟是这天底下最强的势力,如此挑衅,势必引起严重的反应。

赵青上次离开牢狱的时候,也并没有出手杀伤这些官兵,只是用暗器点倒了他们:

一来,这些人只是听命行事,家中也许尚有父母亲人,绝大多数都罪不至死;二来,若是引来朝廷大军剿杀,虽然自己有把握逃脱,但是原本定下的计划未免就泡汤了。

突然,巷口进来一个灰衣汉子,见到了里面的惨状,愣了一瞬后转身便逃,但早已被赵青看在跟中。

赵青只是掠了几掠,一把抓过汉子的神道穴,将其掷于地上。但令人惊奇的是,汉子虽然穴道刚被抓过,但并没有全身酸欲,在一摔之后竟即刻跃起。

见到如此异状,赵青再次一抓一掷,并在他头顶补了一掌,使其就此毙命。她伸指往汉子尸体的身上戳了一记,却有一股又韧又软的力道将她手指弹回。

原来是刀枪不入的乌蚕衣吗?赵青记起了连城诀中出现的这件宝甲。

乌蚕衣是用大雪山上的乌蚕蚕丝织成的,织就的料子无法裁剪,只能前一块后一块地扣在一起,只有雪山派的要紧人物才能拥有。

没想到这雪山派的人物武功如此不济,《侠客行》时期仅次于少林武当的大派竟然衰落如斯。

接着,赵青提着这尸体翻过了墙,只见丁典在对抗血刀五僧,狄云正遭遇到了险境,便掷出尸体挡下了善勇的一击。

于是,现在是以二敌四的局面,两名绝顶高手对战四名一流好手。

血刀门的刀法以“血”为名,施展开来时,红光大盛,宛如一片血雾弥漫,似乎沾上了一些就得“化为脓血”,险恶非常。

可是他们出刀的速度再快,出刀的角度再巧,也没有半点能劈削到丁典与赵青的衣角。

南宋末年,身怀九阳神功的觉远大师以两只铁桶拦下了昆仑三圣何足道一十六下神妙无方的迅雷快剑。

此时此刻,丁典固然没有铁桶在手,但几位血刀僧的武功也决不能与当年剑压少林的何足道相提并论。

于是他们拼尽全力的出招,却那只能被丁典浑厚的内力逼的挤在一块,试图背依背、招倚招,结出一张刀网来作抵挡;原本抱住宝象的僧人也将同门往地上一抛,想要腾出手来,多添半分战力。

然后,赵青出剑了,刹那间石屋光芒满室。五色相间的剑气无声无息地透入四僧刀网间的缝隙中,夺去了血刀诸僧的生命。

战斗结束的很快,曾经横行天下、犯案无数的血刀五僧,就这样倒在了昏暗的监牢之中。

丁典走向狄云,担心他刚才受到了什么伤害,双手轻按在上狄云背上,运功温养。

赵青辨认出那个最高最瘦的僧人,知道他便是血刀老祖最看好的徒弟宝象。

她检查一番,从宝象僧衣中找到了一个油布小包。显然,这包裹里的便是血刀门的《血刀秘笈》了。

正是事先知道敌人有留有秘籍,赵青刚才没有半点留手,而不是像当初杀万震山前那样,等待对方使全了武功,然后才真正出手。

赵青走到外边月光之下,将油布包一层层打开,取出里边的一本黄纸小书,见到丁典已经收功吐气,便准备邀他一同观看。

“丁大侠,据我所知,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