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巍峨的音响大厦(4K二合一)(3/4)

“已经是第六变奏了,篇幅上、逻辑上、技法上或许不及大师的演绎,但完完全全地胜过了那些成熟艺术家”

畅想

“就算不做理性分析,它也好听啊!太好听了!我都希望结束后他能整理出乐谱了。”

应该快接近尾声了。这是目前所有听众的预计,只要再作一个情绪热烈点的收尾变奏,或干脆回到最初那首静谧圣洁的咏叹调,这都是堪称完美的即兴。

范宁脸庞上浮现出一丝趣味盎然地笑意,左手以带着波音的开始,右手则奏出一条带着鲜明附点节奏的歌唱性旋律。

变奏7,二声部,吉格舞曲,风格自由又随性。听众立马就体会到,这是一首趣味性极强的变奏片段,两条旋律从始至终都贯穿着鲜明的小附点节奏型,而且带着即兴性的装饰颤音,音乐形象灵动而俏皮。

“又来了,不像是用作结束的变奏。”尼曼大师的洞察力很敏锐,“变奏1、4、7他用的是三首舞曲体裁,2、5是触技曲,3、6则是卡农曲我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旁边的好友席林斯转过头来,压低嗓音道:“如果我猜得不错,下一首他会继续选择技巧性的触技曲?”

“你也发现了这个规律?”尼曼悄声回应,“这位范宁先生,似乎是想通过三个三个一组的形式,构建起一座音响建筑”他说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的呼吸忍不住在颤抖,“如果变奏9也是卡农的话,那也太”

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接着,范宁在低声部奏出一条下行的分解和弦,右手则已16分音符作反向上行,果不其然,第8变奏是一条带着技巧练习性质的触技曲,当它结束后,前排几人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范宁下一步的动作。

第9变奏以弱而轻柔的力度尹始,在低声部自由对位的伴衬下,高声部从音开始,奏出一支恬静的歌谣,一个小节后,中声部同样出现模彷式的旋律,但下移两度,从音开始。

“果不其然”这两位音乐界的泰斗人物顿时头皮发麻。

每三条变奏为一组,“舞曲体裁-触技曲体裁-卡农体裁”循环式的呈现,逐渐往上攀升范宁正在用这种结构作为“建筑材料单元”,修建一座巍峨的音响大厦!

但能让两位大师出现这种反应,绝不仅仅是因为成功预言了卡农的出现,而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更让人吃惊的事实!

——第3变奏,范宁使用的是同度卡农,第6变奏是二度卡农,第9变奏则是三度卡农。

还可以这样玩!?!?

什么叫他妈的炫技,什么叫他妈的他妈的炫技!



这两人…一人是恃才傲物的被乐界称为“吉尔列斯继承人”的席林斯,一人是风度翩翩、儒雅随和的尼曼,这两人心中已经语无伦次地爆出粗口来了!

范宁继续往下,左手弹出一支以长串装饰音开头的,抑扬顿挫的欢快旋律,紧接着次中音声部、高音声部和中音声部依次模彷进入,带着热情洋溢的乡土田园情调。

变奏10,四声部赋格,风格类似于加沃特舞曲,这在蓝星上是浪漫的法国宫廷里最世俗且潇洒的舞曲,其结构异常地紧凑严密,干净利落,而不显丝毫矫揉造作。

“这个赋格精妙之极。”维亚德林发现随着音乐进行,后面永远有更亮的亮点吸引他的注意力,“4小节长度的主题接续呈现8次,前4次为呈示,中间2次为展开,后2次为再现,正好是32小节,仅仅保留最基本的结构,通篇没有一句废话,却将赋格曲的精髓和趣味完全呈现了出来。”

第11变奏,触技曲,二声部,音乐思路全部基于一个下行六度音阶+附点节奏音型展开,两条旋律穿插得十分严丝合缝,呈现轮流切换,疏密相间的呼应之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