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六章 人活一口气(4/5)

这才说道:“当初先皇不选朕即位,不就是和你一样的想法?只是一辈子,若是什么都做不了也就罢了,那就老老实实逍遥快活就是了,可既然到了这里,有了这么多可能,什么都不做,换你,你会甘心吗?”

观主笑道:“不在同一处,不是同一人,贫道想不到也不会去想,陛下和贫道说这些,到底是鸡同鸭讲,恐怕是讲上三天三夜也没有个结果,只是陛下要做的那些事情,我们便只能也做些事情。”

大梁皇帝不在意地淡然一笑,“你我之间,大梁和方外之间,故事都很长,慢慢讲慢慢看。”

观主微笑道:“好在贫道观里还是有些不错的弟子,相信不会差,陛下反倒是要小心些。”

“不错的年轻人,朕也有。”

大梁皇帝看了观主一眼,消散于山道上。

观主看着大梁皇帝消失的地方,轻声喃喃道:“真是麻烦啊。”

——

大梁朝立国之初,太祖高皇帝曾经召集重臣编纂大梁律,为整个大梁朝立下铁律,许多前朝的律法都纷纷废除,官制也有不少改动,但有些事情却没有变动,便如同科举一事,便沿用前朝,没有任何的改动。



而其余大大小小的事情,其实真要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其中有一桩不大不小的事情,其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那就是太史令的问题。

历朝历代,史官一职和皇位一般,都是世袭,父死子继,若无子便是兄终弟及,但到了太祖高皇帝这里,便有许多人上书想要废除这一制度,原因倒也简单,那就是这史官代代相传,不见得每一代史官都是刚正不阿之人,而史册又是重中之重,所以很多大臣上书,想要将太史令一职改为吏部任命,以保证历代史官都是刚正不阿之人,这桩事情当初在神都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以那位前朝最后一个太史令撞死于皇城前而告终。

太祖高皇帝那个时候看着那位太史令的尸首,只是说了一句,“他能如此,有何不放心?”

于是此事照旧,大梁朝立国二百余年,太史令换了数位,到底还是一脉相承。

今日是月初,太史令照例将上月记载的大小诸事装订成册,带到皇城里的史阁里封存。

史阁位于皇城里,平日里守卫森严,除去一些校书郎和太史令之外,外人都不可以进入,即便是宰辅大人,也是如此。

只是今日太史令来到史阁前的时候,便发现这座史阁大门敞开,这和常理不合,太史令阴沉着脸,看向两个守在门外的守卫,“怎么回事?”

两位守卫苦笑一声,只是轻声道:“大人进去便知。”

太史令冷哼一声,到底没有多说,很快便迈入其中。

史阁里的布置简单,是一排又一排的书架,书架通体呈黑色,有着莫名的光泽,并非木材打造,而是一种特殊的金石,不惧水火,而摆放在书架上的是一个个同样材质的盒子,对于史册的存放,历朝历代都极为上心,毕竟一座王朝的历史都在此地,若是不慎被毁,那便是谁都无法承担的损失。

太史令抱着卷宗往前走去,很快便在一道书架前看到一道人影,刚要开口,太史令一怔,才发现来人是谁。

“陛下。”

将手中的卷宗放在一侧,太史令躬身行礼。

来到这里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梁皇帝。

大梁皇帝没有转身,只是看向窗边的那张桌子,问道:“平日里就是在那边撰写史册?”

太史令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有些怒意道:“陛下,依着祖制,您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史册记载,除去每天大梁朝发生的大小事情之外,最为重要的便是皇帝的起居,这些史册会被单独记载,确保任何一位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