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李景隆的想法(2/3)

恐怕要被新贵们所取代。他自然不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什么也不做。

但做什么啊?

首先,他不确定姚广孝说北方胜利在望就真的在望了。

其次,他即便想办法去谋一个差事,想要战场倒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景隆很清楚,战场上刀剑无眼。一个做不好,两边都将他当成了敌人。那才叫冤枉。

李景隆是想获得荣华富贵,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要活着获得,而不是死后留给儿子。

更不是将李家全部牺牲,为北军做忠臣烈士。

李景隆心中暗暗有了主意。

在这个时候,要出外掌兵。但是不好去前线。因为前线风险太大。这不是他需要的所在,但是如果在非前线一处掌兵,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举地降北京,北京一定会论功行赏。

虽然这个功劳,并不如北京新贵们大,但是他所追求的,也不是太显赫的功劳。而是不在这一场洗牌之中落伍的而已。

很快他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南京要派一个人去汉中坐镇。

李景隆立即感到了机会。

他想要这个位置。

汉中这里不是主战场,即便双方大决战,也决计不会是在汉中。但是汉中并非不重要。相反很重要。因为中原决战一旦胜利。

北军南下,有可能是南京土崩瓦解,但也有可能维持一条相对完整的防线,形成南北朝的局面。那个时候汉中就很重要了。

因为汉中乃是四川门户,一旦战线推到传统南北朝的分界线上,四川就很重要了。四川有居高临下的地势,要想灭南朝。必先攻陷四川。这也是传统的历史经验。

即便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但是举汉中而降,开四川之门户,也算是一件大功劳。

如果北京战败,他自然也不会做这些事情。而且汉中地形,他也是知道,对面的对手,他也是了解的。梅殷与他之前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

他不觉得自己不如梅殷。

不敢说,能够大破梅殷,但是谨守城池关卡,将梅殷拒之门外。却是很容易办到的。

相持以待天下大变。

在他看来的确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

「不过,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容易搞到手的。」李景隆心中暗道:「看来我要多跑跑了。」

这个位置,已经有风声是留给韩国公一系的,李景隆想要,就要从韩国公手中夺下来。不过,李景隆自己盘算了一下,觉得未必不可能。

第一,他因为发新钞这一件事情,与丁显有了良好的关系。

第二,韩国公在军中有影响力,他曹国公也不是软柿子。而且他自己不仅仅代表着曹国公一脉,还代表朱元璋曾经重用的外戚力量。

当今朱允炆刚刚继位的时候,外戚力量身处嫌疑之地,自然要避嫌。但是时过境迁,朱允炆最少不会担心南京朝廷内部有问题了。

所以启用这些李景隆似乎也没有什么阻碍了。

甚至李景隆这个时候想要谋求一个位置,朱允炆也乐见其成。毕竟这一脉始终存在,朱允炆也不能完全无视。

第三,不要忘记魏国公一脉的支持。

李景隆上门请魏国公帮忙,魏国公徐辉祖不会不帮忙的。魏国公的心思,已经是明白了。他很乐意看见南京朝廷覆灭。只是魏国公还在守孝之中,不能参与大战。而且,魏国公也有李景隆同样的焦虑,他不想冒风险。但是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却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一来,想要夺下这个位置,并非不可能的。

李景隆想到这里,就立即来回奔走起来。不过,韩国公李祺也不是白给的。双方就这个位置来了一场撕逼。双方的撕逼,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