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章 天下谁人佩吴钩?(2/3)

多,也不敢轻动北境军权。

如今北莽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恐怕再难翻起风浪,正是夺权的大好时机。

圣旨点名要曹酒衣留守青州,协助大将军狄昌明接手黑龙铁骑。

曹酒衣一夜之间喝干了十大缸酒,却仍无半分醉意,只是让宽大的衣袍酒味更浓,浓到自己心烦意乱。

直到武棣亲自斟了一碗酒,送到曹酒衣面前。

师徒对酌,皆是一饮而尽。

一杯下肚,曹酒衣有些恍惚。

怎么就,突然醉了呢?iquai.o

翌日,清晨。

武棣带着三弟子周元风,启程前往国都安京城。

周元风要回安京,萧逐凤自然也没有再留在北境的道理。

当周元风提出要带萧逐凤同行时,武棣点点头,算是默许。

萧逐凤望着武棣,他雄伟的背影似乎苍老了些,本来话便不多的他愈发沉默。

北境苦寒,鞑子凶悍,你一守就是几十年,无人念你不辞辛苦,无人念你出生入死,无人念你浴血厮杀,坐在龙椅上的,站在大殿前的,在江南宅院里纸醉金迷的,在酒池肉林里整日快活的,倒是时时刻刻没忘了忌惮你身上的修为和手中的军权。

戎马半生,值么?

三人三骑,出了青州都指挥司。

一打眼便看见持剑立于都指挥司门前的曹酒衣。

今日的曹酒衣,着了轻甲,梳了发髻,少了几分不羁,多了几分凌厉。

曹酒衣身后青州城的大街上,是一望无际的黑龙铁骑。

曹酒衣长剑出鞘,随即剑尖朝下,“叮”的一声,插入脚下的青石板中。

随后伸出双手,摘下头顶的凤翅盔,抱在腰间,微微垂首。

“叮”!“叮”!“叮”!“叮”!“叮”……

曹酒衣身后的数万黑龙铁骑纷纷效仿,齐刷刷拔出腰间佩剑,狠狠插在地上,力不能穿石者,任由佩剑倒在地上,随后摘下头盔,抱于腰间。

手持长枪的重骑兵,将长枪翻转,枪尖在下,抵在地上,也是摘下头盔,垂首而立。

跟在武棣身后的萧逐凤被这动人心魄的场面所震撼,数万黑龙铁骑,无一人出声,只是默默地向这个威震北境的大夏军神垂首。

于无声处听惊雷莫过如是。

行过绵延数里的黑龙铁骑,更加震撼的一幕映入眼帘。

青州城宽大的街道两侧,乌压压地挤满了青州百姓。

在青州百姓心中,武棣是守护青州十六年,保护青州两百万百姓不受北莽铁蹄践踏的大英雄,是治军严明,爱民如子的父母官。

有他在,北莽铁骑哪敢嚣张?青州哪有贪赃枉法之辈?

如今打了大胜仗,青州百姓跟着扬眉吐气,却被削了兵权,说是回京接受封赏,谁不知道就是夺权?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不应该啊,不应该!

他们拖家带口,来送这位英雄南下。

他们也尽力保持着沉默,即使不少幼童与老者垂泪,也只是低低呜咽。

北境狂风呼啸,吹得武棣衣袍猎猎作响,武棣一言不发,从人群中穿过。

他不敢稍露厉色。

他怕群情激昂,他怕一呼百应,他怕青州哗变,他怕北境内乱,他怕九万黑龙铁骑,二十万青州兵甲和两百万青州百姓要替他讨一个公道。

他不敢奢望一个公道。

他不能让北境出一点点差错。

他也曾是个快意恩仇、不问西东的潇洒少年。

那时天很高,云很轻,风可以吹得很远,那时的武棣的武道,是少年意气,是随心所欲,是肆意妄为,是敢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