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4章 皇甫嵩盛赞:王昊真义士也!(给大家拜年了)(4/5)


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王昊退在一旁,下意识扭头望去。

但见......

有侍卫急匆匆入帐,神色略显慌张,欠身拱手道:“将军,从沛国传回消息,有黄巾贼寇正在攻打谯县,王使君此前派去的兵马,已然落败。”

“哦?”

皇甫嵩闻言,眉心拧成一团:“好嚣张的黄巾贼子,连彭脱、波才都已战死,他们竟还敢攻明目张胆地打县城,简直岂有此理。”

下方阎忠捏着胡须,眸中微露忧虑之色:“如今黄巾新降,王使君为保大局,抽不出太多兵力征讨沛国黄巾,可咱们又要北上兖州,为此而贻误行程,怕是不妥。”

“是啊。”

又有傅燮点头表示赞同:“沛国黄巾不过余孽,难成气候,但兖州黄巾声势浩大,自其造反以来,已猖獗数月,若再不派兵镇压,只恐兖州各级官吏,难以持续。”

王昊毫不犹豫,横出一步,欠身拱手:“将军,不如让末将去吧,毕竟末将一直是由王使君节制,忽然决定离开,方才令其难以招架。”

“昊若是这样离开,心中同样难安,末将保证,必以最快的速度,剿灭沛国黄巾余孽,而后再北上兖州,与将军合兵一处。”

皇甫嵩打量着下方王昊,对其愈加欣赏,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征讨黄巾贼子,为的不过是建功立业,情谊二字在利益面前,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但不曾想......

偏在此时,在这危难关头,居然有人愿意舍弃建功立业的机会,甘愿为情谊二字冒险,这份真挚的感情,当真令人敬佩。

皇甫嵩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傻”的人了,他心中暗喜的同时,却还是要把其中的利害关系,为王昊言明:

“子霄,你应该清楚,我等奏章一旦递上去,豫州战事对于陛下而言,就已经平了,你不管立多大功劳,怕也毫无用处。”

“相反,你若随大军北上兖州,即便只有尺寸之功,本将军亦可令其上达天听,这其中的差别,莪想你能明白。”

“明白!”

王昊依旧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但末将岂能为了建功立业,便埋没了自己的良心,若非王使君的提携,岂能有昊之今日。”

“哪怕等昊离开豫州,北上兖州时,将军已将黄巾贼子尽数剿灭,昊亦无怨无悔,还望皇甫将军成全。”

皇甫嵩本就是性情中人,见此真情实意之人,更是满心欢喜:“好!甚好!你心存感恩,倒也不枉王使君的一番苦心。”

“既如此,我皇甫嵩又岂能拦你?”

言至于此,皇甫嵩大手一挥,朗声道:“我成全你,便由你率领本部兵马,再帮王使君最后一程,待沛国黄巾平定,再行北上,与我军汇合。”

王昊欠身拱手,铿锵回应:“喏,多谢将军成全,末将感激不尽。”

皇甫嵩点点头:“嗯,快去吧,我想王使君也正在为此事忧心。”

“既如此,昊暂且告辞。”

言罢,王昊拱手躬身,离开大帐。

驾—!

他纵马疾驰。

片刻后,便赶来王允军营。

在侍卫带领下,王昊直入中军大帐:“使君,末将王昊,特此前来,请求出战。”

王允心中虽然感动,但面上依旧神色如常:“你没去皇甫将军那里吗?”

“去了。”

王昊点点头,没有遮掩:“但听闻沛国出事,昊即便离开,也难以安心,因此便向皇甫将军请命,待消灭沛国黄巾后,再行北上,与之汇合。”

王允大为感动,但如今已然证实,王昊乃是王氏旁系,是自己的族侄,他又岂能因为这点小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