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2章:昆仑墟之神秘的“冈仁波齐峰”(2/3)

征服了这座“神山”,理由是山体上的佛教“卍”符号型沟槽,据说就是他登顶后留下的证据了。

据说“冈仁波切山”腰间的那一圈沟槽,是一条缠绕在印度教主神湿婆脖子上蛇留下的痕迹;而竖的沟痕则是佛教尊者“米拉日巴”和苯教弟子“那若本琼”为争夺神山斗法时留下的。

当年,“佛教尊者”米拉日巴和“苯教大法师”若本琼斗法,约定在十五日月圆那天的天亮前,率先到达冈仁波齐峰顶者为优胜。太阳升起以前,那若本琼站在一面鼓上飞向顶峰,而米拉日巴则选择御光而上。

结果,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冈仁波齐峰上时,米拉日巴后来居上抢先到达峰顶,而那若本琼却惊得从半山顶上摔了下来,划过山壁时就留下了那道深深沟壑。于是,佛教尊者米日巴拉生出,开创“藏传佛教”。

在古印度的“吠陀“””和其他典籍中都有提到过,“冈仁波齐”是宇宙之轴心、世界的中心和通往天堂的阶梯,被认为提供了地球与天堂间,在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间的“神秘联系”,殊不知乃高等文明有意为之。

的确,“冈仁波齐”是世界中心得到了地理测量的支持,因为从英国的“巨石阵”到“冈仁波齐”的距离是6666公里,相当于“冈底斯山脉”到北极的距离。

此外,“从冈仁波齐”到南极的距离为13332公里,恰好是到达北极或者“巨石阵”的两倍数量。

与此同时,若将墨西哥“玛雅金字塔”、古代埃及“胡夫金字塔”在世界地图上连线,会发现更不可思议的发现,“冈仁波齐”正好位于墨西哥“玛雅金字塔”和“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延长线上。

并且,“刚仁波切”正位于神秘的“巨石阵”和“复活节岛”的连线中间。最主要的,衣裳两条“连线”的交叉点,都正好就在“冈仁波齐”这里。

更加神奇的是,“巨石阵”到“冈仁波齐”的距离,和“冈仁波齐”到“复活节岛”的距离是1:3;而墨西哥“玛雅金字塔”到埃及“胡夫金字塔”的距离,和“胡夫金字塔”到“冈仁波齐”的距离之比同样是1:3的“神奇”比例!

除了以上之外,“无可比拟”的万水之源也是“刚仁波切”的一大特点。“冈仁波齐”绵延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巴嘎乡岗萨村,故而地处中、印、尼三国边境。

“冈仁波齐峰”东边是“万宝山”,西边是“度母山”,南边是“智慧女神峰”,北边是“护法神大山”。其积雪孕育了250多条冰川,与“圣湖”玛旁雍错是亚洲四大河发源地: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萨特累季河。

“狮泉河”是印度河的上游;“象泉河”流入印度境内成为萨特累季河;“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进入印度后成为布拉玛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境内与恒河相汇;“孔雀河”则是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

不过,最令人称奇的是,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冰川区的这四条以动物命名的河流同时出发,却朝着不同的方向流去,行程数万里后却又走到同一个归宿地——印度洋。

除了作为南亚次大陆主要水源地令人感到诧异之外,“冈仁波齐”最著名的神秘事件便是“切莫之谜”了。

“切莫”在藏语中就是“野人”的意思。曾在西元1996年,由中、韩两国登山者组成的队伍,曾试图攀登“冈仁波齐峰”。与此同时,中方的总队长在途中发现了一连串奇怪的脚印,并拍了照片,那就是“切莫”了。

当时,中方登山队中的藏族队员拉巴说,当地老乡告诉他,这一带野人活动频繁。曾经有一个十几岁的牧民男孩晚上在羊圈里睡觉时就被野人袭击了,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