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09章:打仗即“烧钱”,战马最烧钱!(2/4)

不知,之前那八百万两银子早已见底,却恰逢京师遭遇重大天灾得花钱重建,故老臣没敢再向朝廷要钱。若能再有二百万两银子,则…”

“二百万两银子?确定能把事情办好?”朱由检听罢后故意把脸一沉,装作很肉疼的样子,并压低声音道:“这些钱会给你,但朕打算明年开春就全面开战,届时不仅要平定辽东,还要顺道攻伐北元,你看……”

“啊?这……皇上您不会是开玩笑吧?”徐光启听罢后大惊,毕竟北元如今占据着整个蒙古草原,虽然地广人稀,但逐水草而居,以马背为家,行踪难觅,只有大规模组织精锐骑兵才能胜之,但买马需要钱啊!

买战马最花钱,因为明末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牲畜尤其是牛、马、驴、驼等大型牲畜稀缺,普通驽马市价都要10两银子,普通军马最少价值20两银子,蒙古马一般30两银子,上等军马每匹能卖50两银子!

在另一时空,崇祯朝廷让徐光启负责训练新军的目标,是要新军的素质堪比辽东将门家丁,其装备的火炮、火绳枪则通过徐光启联系葡萄牙人,去澳门购买最新的版本的枪炮,同时还得请葡萄牙教官来教。

此外,朝廷为了提升新军士气,还用京城皇庄的土地来激励他们,只要打了胜仗就赏土地!每个月的月俸按两倍于边军的水准发放,也就是每人每月有四两银子。当初,徐光启训练了两万新军,算账便知。

军饷,一人一月4两银子,两万人一年就是96万两银子!安家银,一人20两,两万人共需要40万两!

两万军队一年粮食消耗大概114000石,而崇祯年间北京粮价一石米三两银子,则两万人一年消耗粮草就价值两银子!盔甲,徐光启曾言精甲一副需16两,棉甲一副5两,就按照半铁甲和半棉甲来估算,两万人合计花费也得21万两银子!长矛、腰刀配套使用,一副各5钱,两万人合计得花费2万两银子。

精工打造的鸟铳一杆最少得5两银子,就算按最低要求四人一杆,配置5000杆吧,合计起来2.5万两。

进口红夷大炮每一门均价2300两银子,买200门火炮就得花费46万两银子!弗朗机炮因规格不同而价格不等,就均价算20两银子一门,买1000门弗朗机就是2万两银子!此外各种功能型号的弹药还没算钱!

明末失去与蒙古贸易后,马价飙升,一匹良马平均价值约50两银子,买一万匹优质战马就得花费50万两银子!由于战争需要,每匹军马每天需消耗三升豆、一束草,则一万匹军马一年需耗白银最少33万两!

以上合计326.2万两白银,为当时徐光启训练两万新军的一年开销,也是最保守的预算,约占了明朝财政收入的一成!如果再算上弹药、损耗和杂七杂八的各种费用,则两万新军一年需耗银子400万两以上!

中国北方的大草原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游牧民族都以狩猎、放牧为生,而马匹则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牧民中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会骑马,并且对马的种类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相比之下,中原人在耕种上的造诣很高,他们有历法,懂节气,懂得按照时令耕种,但对马的了解,却远远比不上草原游牧民族。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认为,明朝的覆灭,与老百姓对骑术的不熟练有关。

在农耕社会,由于人们对耕牛、骡子和驴子的利用要远远超过了马匹,毕竟马匹一般只用来做代步工具。因此,百姓和官府都没有认识到用马的重要性,直到汉朝建立前,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国营养马机构。

但是,随着农耕帝国的发展,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游牧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