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树立典型(2/3)

名矿工兄弟,早一天把他们抢救出来,让他们尽早和家人团聚。

但是,马副总理接下来的话,却又让人浮想联翩,心怀忐忑。

“……在这次抢险救援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模范人物,他们是好样的,尤其是湖陵县那个年轻的小刘县长,值得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志学习。像这样的感人事迹,你们省市领导要善于总结,把这股正能量推广宣传出去。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每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孙卓群在后面听着这话,不由自主的就撇了撇嘴,心知刘洋那小子被黎副总理这么一表扬,身上不亚于镀了一层耀眼的光环,就算自己当了市长,想为难他也要掂量掂量。

李艺斌心里蓦然升起一股羡慕和妒忌,差一点就仰天长叹一声:人啊,干什么都不能和命抗争。这小子怎么每一次都走了狗屎运,怎么好事都是他的?

黎副总理说到最后,双手抱拳说了一声:“同志们,救援工作一天没有结束,我就一天不会离开湖陵县。井下矿工的安全和生命,我拜托给大家了。”

黎副总理在国务院中排名第三,今年才刚刚五十九不到六十。他工作扎实作风硬朗,干事雷厉风行,向来被国内国外的一部分人看作当代铁腕人物,深的一号首长看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想到这些传言居然都是真的,黎副总理的扎实工作作风,还是给省市两级的领导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井下那五个人生还的可能已经很渺茫。

除了依然还灌满了水的巷道之外,就只有塌方的那一段还没有挖出来。除此之外的巷道都已经搜查了很多遍了,却一直没有发现一点踪影。

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五个人在事发之后埋在了塌方路段,要不然的话就是被泡在了水里。但不管是哪一种结果,还活着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但是,黎副总理不走,这项工作就肯定不能停。

矿上救援工作还在继续,但省市两级领导为了贯彻黎副总理的指示精神,更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已经把刘洋树成了政府全心全力应急救援的典型。

这次任州市出了这么大的事故,连中央领导都惊动了,挨批那是肯定的,怎么样挽回影响,把风险降到最低,是摆在济海省和任州市一般人面前的首要问题。

现在,黎副总理给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树立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用榜样的力量转移民众的视线,似乎成了当前最妥善的法子。

发生事故以后,刘洋是第一个赶到林村矿的政府领导,又是第一个亲自下井参加抢险救援的处级干部,好巧不巧的是,这小子又在救援行动中受了伤,这是多么感人的事迹啊?时代需要英雄人物,济海省和任州市需要干部典范,想跑都跑不掉,就他了!

于是,在刘洋住进病房的第二天一大早,连夜赶来的各路记者就“长枪短炮”的摆开了阵势。当天中午,济海省电视台、任州市电视台、各大报纸,除了报道林村矿矿难进展的事情之外,整篇累牍的都是刘洋的照片和英勇事迹。

当天晚上,刘洋这个二十八岁的小县长,在因缘际会之下,在他自己还摸不清情况的情况下,就上了央视新闻黄金档。

一夜之间,刘洋这个人就似乎已经变得家喻户晓。

矿难发生第七天的早上五点,矿井下面的水终于全部抽空。上午九点二十分,五名矿工的遗体被抬出了矿井,人们纷纷对遗体默哀,矿工家属的哭声呜咽嘶哑,催人泪下,许多人陪着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下午两点三十分,黎副总理再一次莅临市人民医院,来看望在医院里面住院治疗的矿工。

他要求医院方面的大夫、护士,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