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92章 客家人(1/2)

与全国其他制鞋产区一样,**制鞋业的发展主要是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机遇,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获取竞争优势,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领头雁的**制鞋业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鞋业,已成为**引以为豪的系列产业名片的一张“王牌”。

全市现有鞋类企业000多家,鞋类出口企业445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年产各类鞋达9亿多双,年产值近200亿元。其中,旅游、运动鞋总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20%,产品60%打入国际市场,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业中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市场份额的知名品牌,如安踏、61°、特步、喜得龙、金莱克、贵人鸟、乔丹等。

王国鼎知道,20世纪80年代,**鞋业主要依靠几支锤子、几把剪刀、几台缝纫机起步,从事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的珠拖鞋、硫化鞋生产,鞋业生产企业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市场效益低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制鞋业开始通过嫁接外资,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装备,走增资扩营、规模扩张之路,着力打造制鞋业的“航空母舰”。

目前全市已拥有年产值超过千万的企业100多家,其中超过亿元的企业10多家。在全国旅游运动鞋生产企业年销售额前20名的排行榜中,**制鞋企业占了一半,安踏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国内首位。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制鞋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目前**从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机直至数字模都有区域内的专业厂家为成品鞋企业从事配套生产。

王国鼎在思索,为什么在**这个弹丸之地上为出现这么多知名的企业和品牌?

客观上,闽南面朝大海,侨乡较多。**人在利用外资和承接海外相关的产业转移中具有先天的优势。

主观上,闽南人身上特有的“爱拼才会赢”的精神面貌,也许是**民营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标本所在。

作为西山县,在山阳市相比,人们身上的拼搏精神还是一流的。但和闽南人相比,恐怕就只能算是三流了。

区位优势和创业精神的碰撞和磨合,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模式、**品牌便由此产生。

闽南人身上特有的精神气质,让王国鼎过目难忘。

泉州、**、石狮人是我国地理上的标准南方人,但他们的性格中却充满北方人的豪爽、霸气。他们不拘泥节,敢敢做,言语中充满血性,大方又讲义气。在喝酒的时候,即使不甚酒量为了朋友也会一饮而尽。如果有个开店做生意的**、石狮人突然跟你他想再开个大店想再多赚一份钱时,他一定能够做到。这一切都是性格使然,比起其它地方人这些性格特点体现得很明显。

王国鼎通过分析,认为闽南人身上的这种北方豪气并不是偶然的。

闽南人的主体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西晋“八王之乱”及随后的“五胡乱中华”,导致大批黄河、洛水流域民众南下到达福建沿海,他们把这里的一条江命名为“**”,以示自己是晋人;他们自称为“河洛郎”,他们的语言则被称为“河洛话”,表达对于故乡河洛(洛阳)地区的眷恋。

因为那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都编入“客籍”,当地人称呼客家先民为“客籍人”,并逐渐演变为“客家人”。这个他称性的名词,后来成为客家人的自我认同。更具悲情意义的是,这种认同也是客家先民长期迁徙形成的“处处无家处处家,日久他乡即故乡”这样“做客人家”的族群心态。

客家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