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7章 肚量、个头和年龄(2/4)

山上立下一块碑,三江源。

有人,三江源不准确,因为这里不是长江、黄河、淮河的发源地。

老爷子宋光明,这是模糊概念,三江,咱指的是白龙江、青龙江和黄龙江。三条江的后面才是那三条母亲河。

杨柳青,好啊,上去的人可以一脚踏三江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旅游看点。

杨柳青是陆少游从河南带来一的助手。

陆少游,山上那三处庙宇,当前保存最好、香火最旺的就是铁佛寺了。提起西山县的铁佛寺,不仅是山阳,也不仅是省,就连周边的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很多人也知道。山顶的炼真宫目前只是被一些道人简单地修复了一下,很简陋。而山半腰的那处凤凰书院,目前只是留下来了一些断壁残垣,重建的工作量很大。

吴天彪,好凤凰山区的旅游开发是一件大好事,政府一定会支持咱们,咱们的公司已经了,凤凰顶这一带也已经圈起来了,市里的协调会也开罢了。接下来,咱们就是要一边建设一边开放。

宋光明,凤凰顶的海拔高度是465.8米,是咱整个中原地区的最高峰。

吴天彪,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看点。465.8米,不好记,是不是让地质部门把它改为456米,这多好记。

宋光明,事一桩,就交给我吧。

杨柳青,好啊,最好后边加上数点,456.89米。

众人听了,都好。

456.89米,这可是天下一绝啊!

大家越越兴奋。

最后,吴天彪,旅游开发这件事,市里也很重视,给我们的政策也很优厚。咱们的方向和重点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全力攻坚,加快开发建设的速度,争取早日与游客见面。

陆少游,好,景区的规划马上就做出来了,很快我们就可以施工了。

果然,时间不长,人们就发现,已经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开进了凤凰山。

一天下午,陆先生给吴天彪打来电话,正在施工的那坐铁佛寺,他们公司与政府产生了争议。

铁佛寺原来就有一座铁佛,据《西山县志》记载:铁佛寺后曾有一个弃置多年的铁佛基座,重数千斤,上面铸有“杀虎口”三字。史料记载,杀虎口出了一个张姓铁匠,带领数十名工匠,架起铁炉多座,每天浇铸铁佛。当铸到平肩时,头部什么也铸不成,因为工匠端着铁水登上两丈多高的脚手架以后,铁水就冷却了。正当工匠们一筹莫展之际,来了一位白发老者,口呤“要想铁佛成,必须脖儿平”,唱罢就扬长而去。工匠们心领神会,便在佛身边围堆土成台,与肩部相平,并将化铁炉安置在台上,佛台很快便浇铸成功了。

不过,铁佛寺中的这座铁佛,就连十八寨的百岁老人也没有看到过。铁佛究竟铸于何年,又毁于何时,已经无迹可考了。

在讨论重修铁佛寺、凤凰书院以及炼真宫时,陆先生就建议吴天彪要搞三座塑像,即在铁佛寺内要建一个国内最大的铁佛,在凤凰书院里要建一尊国内最具特色的孔子雕像,在炼真宫里要建一尊国内最辉煌的张三丰雕像。

陆先生的建议,吴天彪认为在理,要后来居上,必须造出势来。

陆先生对吴天彪讲,福州市内也有一座铁佛寺,眼下中国最大的铁佛是那里的一尊阿弥陀佛,这尊铁佛高5.米,头部实心,身躯空心,人立其肩上,伸手摸不到头顶,估计重量达十万斤以上,约52吨。

陆先生,古人尚且能造出如此规模的铁佛,咱们现在再造一座铁佛,一定要过10万斤。

吴天彪就,那咱就造一尊高18米,重108吨的铁佛,稳坐中国第一铁佛的宝座。

108吨,就是20多万斤,是目前中国最大铁佛的二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